【导语】“救救迷失在网吧里的孩子吧!”7月2号晚上,一位母亲薛女士十万火急地给记者打来求助电话,说她14岁的儿子上网成瘾,已经离家四天四夜不见踪影了。听着这位母亲锥心痛骨的泣诉,记者马上赶到了她的家。
【解说词】记者赶到薛女士家中,一见面,薛女士就焦急地说,在此之前,孩子曾一度出走两天一夜。这一次是在6月28日下午外出的。
【同期声】薛女士:四个夜晚没回家,一点都没消息,整个潮州都遍了
【解说词】薛女士的儿子在潮州市区某中学读初一,这次出走正值期末考试期间。几天没上学,班主任天天来电询问去向,但找遍了市区和枫溪一带大大小小的网吧,就是不见儿子的踪影。当晚,薛女士又发动亲戚朋友分头四处寻找。最后,她的丈夫来电说,儿子找到了。到底这个孩子是怎样迷上网吧,以致有家不归的呢?
【同期声】儿子:从六年(小学)就开始会上网,今年就有一个小的介绍我认识两个大的,说是他契哥,隔两天后就去玩,这次再走就去找他们,请俺通宵(上网),俺玩网络游戏,挂泡泡堂,/有些人上黄色网,老板也不管。
【解说词】网络游戏究竟有多大的魔力,让这些孩子如此着迷而欲罢不能?
【同期声】儿子:网络游戏非常刺激,上到不想读书也要上网,每天都(逃学)去上网。今晚如果没被父亲找到,还要到天王上网,不回家。
【解说词】那么,上网的钱从何而来呢?薛女士的儿子没有钱上网了,就打起他和姐姐的自行车的主意。
【同期声】儿子:前几天单车卖掉,卖后去上网,上通宵。记者:单车卖多少钱?50元,姐姐的单车卖75元,共卖125元,就去上通宵和吃。
【同期声】母亲:他自从去打电子游戏,晚上就很难入睡,半夜老是做梦,自从打游戏后还偷着吸烟
【导语】看着薛女士无助的样子,真让人痛恨这些黑心网吧。但其实这仅仅是大量网瘾少年中的一个普通例子。近年来,青少年沉迷网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了,最近,记者对一些网吧进行暗访,拍摄到的画面令人触目惊心。
(字幕:2005年6月23日)【解说词】在距离潮州市区某小学不足500米的一间网吧里,玩游戏的是清一色身着校服,大约13、4岁的学生,有的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下就进入了网络世界,身后还站着一排候补少年。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玩打斗类的游戏,一个个在虚拟的世界里激战正酣。
【同期声】问:自己来还是跟同学来?学生:跟同学来。【同期声】问:你们同学玩这游戏人多不多?学生:有,很多,那边全是,那些在打的(都是同学)。
【解说词】记者发现,每一家网吧都在醒目的地方挂出“未成年人禁入”的警示牌,但大多形同虚设。瞧瞧这些穿着校服的中小学生,有的还嘴叼香烟吞云吐雾;有的则带着饭盒上阵,俨然做好了长久作战的准备。记者扮成一位想玩通宵的网虫,来到一家标示着“经营到晚上12点”的网吧。
【同期声】问:是不是才经营到12点?经营者:没有,通宵。
【解说词】记者发现,这间网吧里除了大厅,还有包厢,包厢里又是怎样一番天地呢?看,有些人在网上视频聊天,观看一些网友现场脱衣镜头。更过分的,还有人在上色情网站,一张张淫秽的图片不堪入目。真的无法想象这些富有刺激性的画面对未成年孩子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多大的危害。
【同期声】平时来这里上网,老板有没因为你们是学生而不让上?没有,只要是有钱可赚,什么人都能上。你平时也有上这种网吗?正常看了觉得比较稀奇,有趣的就上,尝试着打开来看。上课会不会胡思乱想?会,有时候会跟同学说,上网找到这些很好玩。上的时间这么久,要花很多钱,那钱都从哪里来?跟家里讨的,讨不到就到处去借。有没有试过没钱上而偷东西去卖或卖自己的东西?有时候跟家里要不到钱就看家里有点什么可以卖的就拿去卖。上网上得困了或饿了怎么办?累就趴在电脑桌上睡,饿了就到下面买东西吃,有时候没钱就同学请。
【导语】网络本是帮助人们工作、生活的一个工具。而如今在我们身边,一些网吧竟成了广大家长“不共戴天”的“魔鬼”,针对网吧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政府各部门也陆续开展了关于整治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工作,但是真正的杜绝这种现象,还需要学生、家长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