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部分居民年内实行阶梯水价 将分三个等级同时推行
居民基础水价要涨 阶梯式水价将分三个等级同时推行
时报讯 (记者 卢晓曌) 记者昨日从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部门获悉,广州市近期将就居民水价改革提出正式方案,新方案拟上调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础水价,并在完成抄表到户的地区率先实施阶梯式水价。阶梯式水价主要是对自来水价计量办法进行改革,但由于还准备上调基础水价,因此需要召开听证会,并报请广州市人大常委通过。
成本增加基础水价要上涨
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获悉,此次改革将对基础水价进行上调,目前广州市自来水的居民生活用水为0.9元/立方米,采用“一刀切”式的单一费率制。
据介绍,受近年来珠江三角洲频繁出现咸潮的影响,广州自来水水源的水质不断恶化,使自来水生产成本上涨。2003年仅粉末活性碳单位消耗量就比上年增长了126.59%,硫酸铝、液氯和粉末活性碳合计支出也比2002年增加3704万元。
广州市物价局的自来水成本调查显示,广州市、增城市、从化市、番禺区、花都区等5家自来水公司净资产利润率分别为2.01%、1.68%、-15.1%、11.6%、4.42%。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8%~10%,而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主要靠企业投资的,包括利用贷款、引进外资、发行债券或股票等方式筹资建设供水设施的供水价格,还贷期间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12%。
不同级单位价差可达2倍
据记者了解,广州市供水主管部门拟将阶梯式水价划分为三个等级,首先根据城市居民用水的平均量制定一个基础用水量和基础水价,再根据基础用水量确定一定的累进级差,并在不同的级差范围内实行不同的水价。
记者从广东省有关部门获悉,根据建设部有关技术规范和广州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广州按平均每月30.5天、每户人口3.21个计算,户均每月基本用水量为22立方米,占居民用水家庭的八成。
据了解,广州市阶梯式水价方案将用水量划分为三个等级,而作为基础用水量的等级将以户均每月基本用水量作为拟订依据参考,不同级别的单位价差可达2倍之多。
广东省有关部门表示,广州市已经对实行阶梯式水价后的居民水费支出进行测算,由于基础用水量将保证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因此大部分居民不会因为实行阶梯式水价而导致用水开支大幅增加。
同时,广州市市政园林局有关人士表示,基础水价、基础水量、户均人口的划定、以及如何减轻对贫困家庭的影响,都将包括在水价改革方案中,既考虑到技术操作性,又照顾到居民的承受能力。
抄表到户者先行阶梯水价
广东省物价局上周联合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等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水价改革的通知》,要求城市供水要尽快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和非居民用水实施超计划超定额加价的收费方式,目前广东只有深圳实行了阶梯式水价。
抄表到户一直是阶梯式水价难以推进的一个重要技术因素,但此次省物价局在通知中明确表示,凡已基本实现抄表到户的市、县城区,要争取在今年底前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今年底未能实行的可结合水价调整同步实施。
广州市物价局有关人士明确表示,广州市不会等待抄表到户全部完成后再实行阶梯式水价,而是率先让完成一户一表改造的居民实行阶梯式水价。同时,广州市政园林局也计划于今明两年分别完成70万户和85万户的改表工作,并建立可容纳180万居民生活用水资料的册页系统,力争两年内全面实现抄表到户。
编辑点评 对水价调整的几点期望
卧槽马
广州市自来水价要调整的消息已是传了一年多,现在终于要付诸实施了。新的调价方案因不知其详,所以无法评判。阶梯式水价会否让老百姓水费支出增加,当然也无从谈起。不过,鉴于水价调整影响面太大,跟市民们的生活太密切了,对此,笔者不敢偷懒,愿意以一名普通市民的身份,提几点期望。
第一,必须有令市民心服口服站得住脚的硬理由。笔者注意到,在有关部门提出的水价调整意见中,有三个理由,一是广州目前的水价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地的水平,二是生产成本上涨,三是自来水企业净利润率低于国家标准。在笔者看来,这三个理由都不是特别充分。首先,水价的调整应该是客观需要而不是城市间攀比的结果。更何况,城市之间水价也根本不能这样进行比较。因为广州跟北京和上海,所处位置不同,城市自然环境差异甚大,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可比性,尤其是北京,是北方严重缺水城市,而广州是处在热带地区水乡。差异这么大两个城市,如果水价一致,才是怪事。至于另外两个理由,可以说只是自来水部门的一家之言。真实的情况如何,老百姓根本无法得知。所以笔者建议,为了让调价行为得到民众广泛认可,可否让独立机构先进行成本核算,再对生产企业进行审计?如此,该不该调,老百姓一看就明白。
第二,可否将调价方案提前在媒体公布,让民众充分了解参与决策?尤其是对于计量方式、基础水价、基础水量、户均人口的划定等问题应该让民众充分了解,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对于水价调整这等涉及民生问题的重大问题,民众有知情权、也有参与权,民众不能总是被动接受,而有主动权。在这方面,笔者以为香港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第三,听证会不仅要开,还要争取开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民主更成功。对于听证会制度,老百姓现在腹诽很多,原因不用多讲。笔者希望水价听证会,能像医疗价格调整听证会那样,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存在,而不再是一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