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昨天(13日)开幕的“2005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首次发布了《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报告》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国内首次推出“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国GDP排名前100位城市生活质量进行了排行。排行榜显示,生活质量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上海、北京、杭州、珠海、宁波、苏州、广州和厦门。
生活质量检验城市价值唯一标准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是此次峰会的主办方。该研究院是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中国首家从事城市发展研究的跨学科国际化非营利组织,是中国城市竞争力和世界城市竞争力研究与评价的专业机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深圳市民普遍对深圳夺冠表示高兴,但也因为结果来自于一个非官方组织的评选,不少人对此结果表示质疑。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研究课题组组长、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城市生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城市价值是否最大化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有没有价值,不仅要看这个城市能否创造更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要看这个城市能否更高地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为它的居住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
20项指标深圳拿了5个“全国第一”
《报告》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生活质量的基础。深圳经济发展水平高有目共睹。但是,《报告》同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不等于城市生活质量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生活质量并不完全成正相关。影响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有12个方面: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
该研究院向记者提供了20项城市生活质量数据,包括城市GDP、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等,深圳拿了5个“全国第一”。据称,100个城市的这20项数据依次排名,并进行综合比较,生活质量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上海、北京、杭州、珠海、宁波、苏州、广州和厦门。
记者发现,深圳在这些城市生活数据指标中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要么名列前茅,要么落后垫底。
■深圳主要指标排名分析
深圳在这些城市生活数据指标中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向记者透露了深圳在这些指标上的数据以及排名。
城市GDP:2895.41亿元
排名:4
专家分析:这是衡量城市经济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深圳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州。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36元
排名:1
专家分析:这是城市家庭购买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深圳是100个城市中唯一超过20000元的。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960元
排名:1
专家分析:该指标测量的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开支。
城市恩格尔系数:27.9
排名:1
专家分析:深圳的城市恩格尔系数最低,说明家庭收入水平最高。
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2674千瓦时
排名:1
专家分析:这是一个电气化衡量指标,它是有关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698.681元
排名:7
专家分析:该指标测量的是分配给教育的财政预算比例,它对提高城市的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114.91台
排名:1
专家分析:该指标测量的是公共汽车系统的运营能力。
人均园林绿地面积:177.62平方米
排名:3
专家分析:这是一个有关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社保投入系数:1.39%
排名:100
专家分析:该指标测量的是分配给社会保障事业的财政预算比例,表示政府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所做的努力。
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160
排名:88
专家分析:该指标测量的是健康标准及医疗设施的水平。
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62本
排名:54
专家分析:该指标测量的是城市居民对图书的可用量,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设施方面的完备程度。
人口密度:772.81人/平方公里
排名:68
专家分析:该指标测量的是城市拥挤程度,以及生产与公共服务供应的规模经济
全国生活质量前十名的城市
深圳、东莞、上海、北京、杭州、珠海、宁波、苏州、广州、厦门。
深圳人说:生活是方便质量未必高
虽然专家将生活质量最高的桂冠戴在深圳头上,但是一些受访市民却不认同这个结果。本报昨天就此展开了调查。
昨天,本报与深圳热线就影响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12个方面展开了调查。截至昨晚8时30分,共有109名深圳网友接受了调查。受调查者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占了六成多,;在“住”方面,受调查者住20平方米以下的只有三成:“生”
主要看适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九成受调查者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但在问及看病时你需要自己掏腰包吗时,七成以上受调查者回答是;在“安”方面,八成半受调查者对深圳治安表示不满。(详情见http://news. szonline.net/Channel/content/2005/200509/20050913/389684.html)
一深圳市民认为,从商业氛围来讲,深圳确实质量很高,而且生存机会也很多。但他并不觉得深圳的生活质量高。
在深圳生活了三个月后转战北京某高校任教的马老师认为,跟北京比起来,深圳的生活确实方便多了。但北京还是吸引了这么多外地人,这就是北京文化魅力所在,而这正是深圳欠缺的。“我在深圳的朋友虽然都生活得不错,但他们只说‘生活得方便’,从来不说‘生活得滋润’。所以我觉得深圳更应该被评选为‘生活最方便’的城市。”
童小姐目前是深圳一家外贸公司的职员,在深圳生活的一年里,她的薪水跟在上海时差不多,“但我觉得生活质量和生活乐趣下降了很多。”童小姐觉得深圳生活是很方便,但生活模式比较单一。(编辑:谭礼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