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七所大学跨校选课互认学分 将逐步推广到全省高校
暂在大学城内省属高校间试点
时报讯(记者 薛冰 实习生 徐旭珊 通讯员 赖红英)大学城高校之间有望互相选课,互认学分了!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教育厅正在拟订一份方案,将在大学城省属高校中开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方案修改完善后将逐步推广到全省各高校。
跨校选课只限省属高校
据悉,省教育厅在《关于大学城高校开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若干意见》方案中,倡导建立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制度,鼓励和支持省属高校之间学分互认、课程互选、教师互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新机制。此方案修改完善后将逐步推广到全省高校。目前已在网上公布并征求高校教务部门的意见,征求工作将于10月5日前完成。
记者了解到,此次试点的省属高校多达7所以上,但中大、华工、广州大学暂时不在其中。教育厅将对相邻院校、区域范围内比较集中的院校或省属普通本科院校,逐步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第二专业辅修等教学资源共享的新型教学管理制度。
跨校选课不受专业限制
在管理上,教育厅要求大学城省属高校学生跨校选课取得的成绩与学分,各校可通过双方或多方协商予以承认;大学城省属高校学生跨校选课不受专业限制。如参加同一门课程学习,以考试最高成绩作为该门课程的成绩,但不重复计算学分。
据悉,该方案将于2005~2006年学年第一学期先在大学城省属各高校本科专业中试行,以后逐步在其它省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中推行。各校内跨专业选课的办法由各校自行制定。学生在原定专业教学计划之外按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规定,修完校内外其它辅修专业、课程,须向开课学校交纳学习费用。收费标准按省物价局、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标准执行,学校不得另外或超标准收取学生费用。
全新计算机考试体系登录广州
时报讯 (记者 薛冰 实习生 徐旭珊)一项全国计算机应用职业技能考试(简称NIT-PRO)开始在全国推行,广州12所高校成为考试授权点。
据悉,这项全新考试项目与以往的技能考试不同,更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并允许企业首次参加考试标准的制定,并参与评分。考试将采用全真的案例考试,另外还会以分组案例方式进行考核。
今年的第一次正式考试则定在10月中下旬。中山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及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等12所高校成为其考试的授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