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小病拖,大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在昨天上午召开的广东省地级以上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联系会议上,来自全省各地的政协委员纷纷指斥现行的卫生医疗政策和体制是导致“看病难”的主要根源。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指出,由于医疗卫生领域过度市场化、商业化,医疗卫生体制深层弊端难以革除,“群众抱怨看病贵、看病难,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差、可及性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他还强调,天价医疗费的出现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医疗政策纵容市场化,导致政府监管失灵。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医改出现的问题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不能主导医疗改革!
病根:政府将医院甩给市场
在昨天的地级以上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联系会议上,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结合广东卫生医疗形势和状况,作了题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责任及职能定位》的报告。
世卫组织
中国医疗的公平性倒数第4
廖新波说,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社会众矢之的,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廖新波说,就广东医疗卫生状况看,导致群众看病难的因素,主要还是经济问题。按照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广东城市21.0%、农村26.0%的群众应住院而未住院,(其中因经济问题而未住院者的比例,城市为60.9%、农村为77.3%)。广东城乡患者由于经济原因而未住院的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他认为,目前卫生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在公平性方面,不是“低水平、高覆盖”,而是“高水平、低覆盖”。世卫组织(WHO)2000年评估称,中国卫生医疗的公平性在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188位,倒数第4;总体绩效评估,中国仅列144位。
医疗政策
“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
廖新波说,20多年来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以提高医疗机构效率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商业化和市场化趋势明显。上世纪80年代,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定位是“给政策不给钱”、“医院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政府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将医院甩给市场,政府逐年减少投入,这无形中引导医院寻找自我补偿办法和窍门。于是,公立机构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在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医疗卫生机构从追求公益为主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目标。
医院对策
“业务提成”激励内部趋利行为
政策催生了医院的“三补”———医疗亏损副业补、买药受控检验补、主业受困副业补。“三补”做得好的医院,医院的“经营”就好,医院的管理者就有了成绩。“三补”带来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不合理的大处方,引起费用的剧增;“业务提成”直接激励了医院内部的趋利行为。但“三补”现象竟然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默许。
当“三补”普遍成风成“灾”时,卫生部单方面地提出“降低药品比例”、“医药分家”、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等措施,但结果只是无功而返,政府失灵了。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分析“看病难、看病贵”时,其中一条就是:“在中国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
财政包干
一些地区甚至让医院反哺政府
廖新波说,实行财政分级包干体制后,医疗事业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地区间经济水平和财政能力上存在很大差距,不少落后地区缺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能力,以至于不得不采取一些错误的改革和发展方式,甚至出现“医院反哺政府”的现象。某些地区的地方财政不但不能顾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还从医院的积累中提取资金做非医疗卫生经费;也有的医院,在政府“支持”下通过无息贷款购买先进医疗设备,使医院的负担增加,从而加深医院对市场的依赖性,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回本。
对策
强化政府筹资功能
廖新波在报告中指出,日益凸显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焦点不是医院,也不是药品生产企业,而是我们的卫生医疗政策。医疗服务机构从政府只得到10%的补助,政府企图通过鼓励创收来实现医疗服务机构的自负盈亏,以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运行效率,事实上这偏离了医疗卫生服务于社会的大目标。
廖新波说,最接近医疗资源和医疗政策制定的群体成为既得利益群体,是导致合理的改革措施难以推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逐步偏离合理方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些政府部门狭隘的部门利益阻碍了医改。
廖新波说,从改革开放以来医改出现的问题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不能主导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的责任应该是解决目前群众“看病难”的焦点问题,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高医疗资源的效率,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健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廖新波认为,政府责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功能;二是全面干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民工医院”没有儿科就不能给孩子看病?杭州“崇一门诊部”因违规受到当地卫生部门查处
据新华社消息,新华网焦点网谈10月28日播发《孤胆女医力战医疗暴利自创民工医院濒临倒闭》一文并被其他网站和一些平面媒体转载后,在网民和社会公众中激起强烈反响。杭州女医生赵华琼的“崇一医疗门诊部”为民工提供价格低廉的医疗服务,但因他人举报存在违规行为,受到上级主管单位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局的查处,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近日,记者走访了西湖区卫生局,区卫生局局长杨专成告诉记者,赵华琼经营的这家诊所已经被卫生局查处过4次,除了跨科给儿童看病,还有性质更严重的违规行为!
区卫生局长“赵华琼影响我们为民执政的形象”
区卫生局局长杨专成对记者直言:“赵华琼已经影响到我们为民执政和依法办事的形象。”杨专成解释说,在记者进门之前,就有一位浙江省总工会的干部向杭州市市长打电话呼吁:“应从民工利益出发,尽快(对崇一门诊部)给予帮助,西湖区卫生局对赵的处罚将导致其无法获得医保定点资格。”
“这是很大的偏差!”杨专成表示,西湖区卫生局根据群众举报对赵华琼进行督察,她没有儿科,又在不间断地为民工小孩诊治疾病,从规范上讲,她是超科目,是违规的医疗行为。“我们依法办事,这和她办医保是两码事!”
杨专成说:“赵华琼说我们是刁难她。这对卫生局是一种诬蔑,最起码是一种误解。你说她违反规定来诊治孩子,我还要不要规范,医死了孩子谁负责?”
“民工医院”居然出售假药过期药?
杨专成告诉记者,自赵华琼的医院开业以来,西湖区卫生局已经前后查处了她4次医疗违规事件,其中包括非法使用狂犬病疫苗,使用假药、过期或到期的药等,但只罚了一次,罚了1000元。
据悉,狂犬病疫苗属于政府专管,“比管盐和铁还要严格”,在杭州市只有市疾控中心、萧山和余杭两个城区疾控中心才可以使用。杨专成表示,他们在赵华琼的门诊部发现了50支。“这疫苗从哪里来的?”杨专成用力拍着自己面前的办公桌说,“这是违法的!”
他还指出,赵华琼的门诊部使用假药、过期或到期的药。他认为,赵华琼是一个“只求利润”的人,“要好好调查她从哪儿采购的药”。
赵华琼抵挡不住民工流着眼泪的哀求
就在记者再次去“崇一门诊部”采访之时,正好看见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一个被开水烫伤大腿的女婴,流着泪请求赵华琼收治。
女婴的母亲流着眼泪说,孩子几天前不小心被滚烫的开水烫伤了大腿根和屁股,当时就送到笕桥医院烫伤科,“医院一开始叫我交1万3千元押金,我交不出,只能转到门诊住,已经花了3000多元。我们只有200多元钱,剩下的都是老乡借的,打一天针就借一点,今天实在借不到了,医院就不开药。一个老乡看到报纸,知道这里,叫我们到这里来。”孩子的烫伤处已经红肿溃烂,渗出血丝,情况相当严重。
有护士提醒他们说,这里不看儿科。年轻的父母再次哭了:“我们不知道这里不能看儿科,那怎么办?换药、打些消炎针总可以吧?”赵华琼的眼里也满是哀伤:“我能把他们推出去吗?”最后,女婴在这里得到了有效治疗直至痊愈,换药费用总计200多元。
过期药不是从柜台上查到的
对于杨专成提出的问题,赵华琼给予了正面回答。赵华琼说,狂犬疫苗是一个民工拿来给被狗咬伤的孩子注射的,赵考虑到民工没有条件保存,便保存在自己的冰柜里。
“假药我们没有,到期药被他们查到过,但不是在柜台上。”赵华琼说,崇一门诊部开张第二天,卫生局等相关部门有人来突击检查,“他们在我从老诊所搬过来的药品里查到两箱到期药,因为刚开张,我们没来得及清理。”
有此一说区卫生局一直不太想让她开诊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种说法,西湖区卫生局对赵华琼“把被罚了1000元钱的事情告诉给媒体”这一做法有意见。“我们才罚她1000元,她就到处去叫苦,鸣冤叫屈说我们打击报复。”西湖区卫生局一名工作人员说。
离赵华琼的门诊部200米处,是由西湖区蒋村乡政府开设的公立医院“城西医院”。有人透露,赵华琼离公立医院这么近开设“民工门诊部”,实际上对城西医院的经营构成了威胁。对此,杨专成说,城西医院方面是有领导来表示过反对。“我们一直不太想让她开,开了要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