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曾经街头乞讨的日子
记者:杨海涛 古文健
今天,我们主人公是个残疾人,他叫大石,石头的石,现在以搞篆刻为生。在行内也算的上是一位小有名气。不过,他之前的身份却很特殊,他是一个乞丐,在广州街头讨了三四年的钱。
九七年,大石从山东老家来到广州。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大石开始了在广州讨饭的生涯。火车站附近的天桥上成为了的第一个落脚点。大石读过两年书,多少有点文化,刚到广州,虽然拖着残疾的身躯,以天桥以写粉笔字方式乞讨,几天下来,还是让大石感觉很羞愧。
第二年,在山东农村生活的大石,仍然感觉无法面对生存的问题。第二次他又来广州,没有选择,乞讨是解决他现实问题最直接的方式。从一九九七第一次到广州开始乞讨,大石前后有三四年的时间一直在广州街头行乞为生,做为一个身有残疾,但又心有不甘的山东大汉,他从来就没有放弃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一次奇遇,大石遇上了好心人。当时大石依旧在地上写字,被篆刻大家荆鸿老师看见了。初次看见大石,荆鸿老师就把身上的钱都给大石,但钱不能解决大石的根本问题,于是他就问大石愿不愿意学篆刻。荆鸿老师的诚心感动了大石,经过半年的努力学习,他已经可以独立刻章,而这也就开始了自食其力的日子。
今天的大石,事业也算是小有成就,生活相对好了许多。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过去。有时间还参加了义工,到救助站参加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回家的活动。有时外出时,他还会和一些乞讨者聊聊天。大石说,凡是曾经讨过饭的人,羞愧感一直都很难消除,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他自己一直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心理障碍。不过,到了今天,他也不担心别人知道自己过去曾经是个乞丐。
(实习编辑:胡肇欣)